宏观调控对钢材市场的影响
央行加息以及钢材出口退税政策正式出台以后,钢材市场普遍弥漫着经销商担心出口受阻、资源回流的紧张气息。不过,时至今日,外部环境没有明显变化,市场资源不但没有明显增加反而有所减少,市场价格更没有出现明显下滑。我们不禁要问:是否担忧是多余的?
单从政策本身来看,8月18日,央行终于宣布加息27个基点,加息不仅直接抑制国内固定资产投资的强劲势头,而且将增加钢材流通成本,钢材市场的中间需求将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压缩,进而可能加大钢价上扬阻力。但就短期而言,由于目前在建项目规模较大,加息对钢材市场需求的直接影响尚存在{TodayHot}一定的滞后性;而且如此的幅度,对于钢材成本的增加以及对于进出口的影响仍有有限;另外重要的一点就是,相隔不足一周,宝钢就出台了四季度价格政策,稳中有涨的基调,对冲了其对钢市的不利影响。
而9月14日,财政部等五部委联合发出通知,将142个税号的钢材出口退税率由11%降至8%。业界一致认为,短时期内可能加重国内钢材市场的供应压力。不过从之后的市场反映来看,虽然国内钢材的出口价格有所上调,经销商心态也有一定影响,但对国内钢价的影响甚微,供应压力也未有显现。原因之一,142个税号的钢材出口退税下调,其中,厚度在1.5mm以上的热轧普薄卷和一般强度的中厚宽钢带,这两个大类产品的出口退税率没有下调;原因之二,通知要求,新政策自2006年9月15日起执行,但对2006年9月14日(含14日)之前已经签{HotTag}定的出口合同,凡在2006年12月14日(含14日)之前报关出口的上述调整出口退税率的货物,出口企业可以选择继续按调整之前的出口退税率办理退税。因为以上的宽限,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短期内的钢材出口。
以上简单分析了近期的主要政策对钢市影响弱化的事实,而决定目前钢市走向的还是供需关系。在上面的表述中,我们也谈到了对钢材出口形势以及资源供应的一些认识,我们再来具体看一下。
近期,我们从市场上看到、了解到不同的声音,但对于资源情况的描述却是大同小异,资源补充有限,市场库存正常偏低。尽管8月份的产量统计数据依旧呈上涨态势,但从近期各地的资源到货情况看,钢厂供应市场的资源并不多。究其原因,我们会发现,除了前期我们已经了解的众多钢厂的检修、备料等影响因素,出口的增加也是重要因素,因为出口退税的下调,有钢厂已经开始着手组织集中的出口计划,毕竟目前国际市场价格仍旧高挂,需求相对旺盛,资源出口仍有相当的利润,前面提到的出口退税的宽限政策也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经销商最后的出口热情,这在某种程度上缓解了当前很多商家的预期资源压力。
这样,热卷、中板,甚至建筑钢材市场资源补充有限,市场库存整体偏紧支撑价格上走,也就找到了依据。但还有一个问题:近期我们不只一次的看到钢厂热轧生产线为冷轧备料的消息,这样,热卷供应减少就很好解释了,但冷卷板到货也有限就有点难解了,如此多的热转冷的钢厂产能,实际流通在市场上的冷轧板材却也比较有限,是大量出口了,还是被直供或下游需求大量消化了,或者仍没有到达市场,我们不得而知,不过,冷轧市场流通资源整体偏紧,却是事实,这也是最近几日冷轧市场在不看好的目光下崛起的原因。
近期的资源偏紧是事实,而且短时间内也将如此,十月份的订货同样有减少,整体正常偏紧的基调不会改变,不过个别品种的产能集中释放,出口受阻也是正常,如冷轧市场风险就不小。
再看市场需求情况,提到需求,就不得不说“金九银十”,九月已过大半,市场需求仍没见多少放量,虽然早就做好了准备,不过还是因为期望有些失望,最近几日市场传出的采购略见活跃,更多的是十一临近而带来的备料、采购。后市的需求情况仍难言乐观,国内钢材出口热情过后,面对的就是尴尬,随着宏观政策的调控逐步深入,固定资产投资环比大幅降温,货币流动性也在降低,这样的直接效果就是资金面偏紧,下游用户的资金流转开始困难,钢材消费强度开始减弱。
可以看出,各个利空利好真真假假,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就像出口退税政策长期来看是利空,但短时是利好还是利空又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考虑;热轧生产线为冷轧备料,缓解了热卷资源的压力,却对后期冷轧资源供应带来了风险,是好,是空?影响因素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就目前来看,资源正常偏紧、需求难有明显改观,各个因素能够基本制衡,短期内的影响不会太大,反映在价格走势上,也就不会出现太大的变动。笔者认为,稳中略好的可能性较大。
点击数:1743
[ 打印当前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