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改让河北林业生机勃发
通过林改拿到林权证的河北省易县西陵镇太平村村民郭玉林,今年投资10万元完成了300亩荒山的整地并栽上了柿树和杏树。这片荒山是他2004年承包的,因担心政策变一直没有治理。当易县成为河北省林权改革试点县之后,他承包的荒山确权发证,让他吃了定心丸。
雄县双堂乡冯村,2005年建设农田林网16条,总长8公里多,植树1万多棵。在确定承包人选时,每株8元的拍卖底价却两次流标。林改政策出台后,明确了20年的林地使用年限和其他优惠条件,今年以每株17元的价格拍卖成交{TodayHot},县里还及时为承包业主办理了林权证。
宽城县成为省林改试点县之后,全县林地保护规划多次成为县政府常务会议的主要议题,并最终确定林地保护规模占到全县土地总面积的71.6%。
林改在燕赵大地掀起热潮,河北林业焕发出勃勃生机……
从2005年起,河北在全省选择了19个县(市)开展林权改革试点。省政府多次召开会议安排部署,各试点县(市)都制订了改革方案并印发基层。{HotTag}试点县对林地资源分布进忻?出台了林地保护规划,逐步开展了明晰山林权属、签订承包合同、核发林权证书等工作。截至目前,19个试点县(市)已明晰林地产权768.7万亩,林权登记面积217.5万亩,共有157万亩集体林地发放了林权证。
林改试点县张北县属老少边穷地区,是京津风沙源工程的重点项目区。据县林业局局长穆飞云介绍,该县通过林改工作受益不小。战海乡二道坝村将1.2万亩荒山公开拍卖,现已由塞北林场全部绿化。原先像这样的林权转让、租赁、拍卖或者征占用林地,大多由村领导决定,因未经村民大会讨论,导致集体资产不合理转让、流失,损害了权利人的合法权益。通过改革,农民了解了政策,操作规范了,农民埋怨少,收入也提高了。
河北省林改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省林业局局长武国堂说,林改要改好,要解决好认识水平和操作能力两大问题。要认识到林改虽然改的是林权,但活的是林业,富的是百姓。
武国堂表示,下一步河北省将落实和完善支持林业发展的优惠政策,配合生态效益补偿制度,进一步激发农民承包荒山、发展林业的热情。计划用3年时间将全省的集体林地使用权、林木所有权和经营权落实到农户和其他经营主体,使农民真正成为集体山林的主人。
点击数:1805
[ 打印当前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