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工程行业资讯新闻列表 人工客服公众号
建设工程资讯新闻
新闻时间:2019-07-20,来源:四川建设厅,作者:

“三基地一窗口”:传承宝贵精神财富

    一年多来,我省地震灾区初步构建起以“一馆三地一展”为龙头、以三百一十七个陈列室﹙馆﹚为支点、以十三条参观线路为纽带的宣传教育网点体系。    “希望它能成为我参与过的最杰出作品。”作为参与我省“三基地一窗口”龙头项目北川地震纪念馆建设的工作人员,赵凯生默默给自己加码,当初他饱含热情主动请缨,如今热情依旧:“纪念馆建设意义重大,能参与其中是我的荣幸。”    何止赵凯生。一年多来,我省各地干部群众以极大的工作热忱投入“三基地一窗口”建设。作为展示灾区崭新精神面貌的重要平台、弘扬伟大抗震救灾精神的现实载体、传递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生动课堂,“三基地一窗口”既展示着灾区真情之美,奋进之美,科学发展之美,也激励着灾区人民坚定信心,克服困难,加快发展。    把从悲壮走向豪迈的精神财富呈现出来宣扬开来    “有手有脚有条命,天大的困难能战胜!”“出自己的力,流自己的汗,自己的事情自己干!”在青川地震博物馆里,两幅生动的标语仿佛把人们带回那些感天动地的日子。    那是灾区从废墟走向新生、从悲壮走向豪迈、从重建走向跨越的三年,这三年积淀的巨大精神财富,成为天府大地乃至中华民族发展振兴的不竭动力。如何将伟大历程和精神力量固化下来、呈现出来、宣扬开来?在灾区恢复重建过程中,人们思考着、探寻着。    2010年6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来川视察时强调,要把灾区建设成“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基地、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基地和展示中国发展模式、发展道路勃勃生机的窗口”。    省委、省政府把“三基地一窗口”建设作为对历史负责、向世界展示、教育激励当代、惠及子孙后代的战略性工程。2011年2月召开的全省“三基地一窗口”建设推进会提出:汶川地震三周年之际,“三基地一窗口”要全面开放,迎接全国人民的检阅。    其中,北川地震纪念馆、汶川地震震中纪念地、汉旺东汽地震工业遗址纪念地、深溪沟地震遗址纪念地和大邑“万众一心、众志成城”抗震救灾主题展是中央确定的国家级纪念设施,也是“三基地一窗口”建设的龙头项目。    在集中力量推进“一馆三地一展”建设的同时,各地推进“三基地一窗口”建设的积极性高涨。资料收集、大纲撰写、展陈设计、用房改造、电视摄制同步推进,仅 2个月时间,成都就在都江堰市、彭州市、崇州市、大邑县建成并对外开放73个陈列馆室。阿坝州8个灾区县建设了74个参观点,确定参观考察线路8条。德阳 “三基地一窗口”建成重点陈列基地6个,重点陈列室13个……    如何增强“三基地一窗口”展陈的震撼力和感染力?我省各地广泛搜集震前、震中、震后三个阶段的图片、文字和音像资料,抢救性地收集整理了20万余件文物实物,并通过“口述历史”的形式,真实记录了抗震救灾和恢复重建亲历者的感人故事。展示手法上综合运用音频视频、3D技术、场景模拟等现代科技手段,尝试融入诗歌、散文、小说、报告文学、纪录片等文艺元素,增强宣传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一年多过去,我省“三基地一窗口”建设从无到有、从点到面逐步展开,已初步构建起以“一馆三地一展”为龙头、以317个陈列室(馆)为支点、以13条参观线路为纽带的宣传教育网点体系。    生动再现人间大爱感恩情怀    “因为有爱、这里更美丽”;“大爱无疆”;“大难见真情”……在青川地震博物馆的电子留言簿上,“大爱”与“真情”是出现频率最高的词汇。是什么让参观者如此动情?因为每一个“三基地一窗口”参观点的布展都饱含深情。    “任何困难都难不倒英雄的中国人民”,那是危难之际激励人心的坚定力量,也是回荡在每个人心中的声音。在大邑的“5·12”抗震救灾纪念馆,参观者乾先生在留言簿上用工整的笔迹写道:观看此馆,体会很深,没有党的领导就办不到这样的大事。我们永远铭记党恩。    还有“灾难无情,人间有爱”,“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手足之情!《我和我的祖国》、《生死不离》、《同一首歌》,曾是上海援建都江堰市指挥部夜晚合唱的保留曲目。歌唱祖国、传诵友情、支援灾区,上海援建者把都江堰视作第二故乡。这段历史通过实物、图文、声光电、沙盘、雕塑等方式记录下来,保留在都江堰市陈列室。    在绵竹市孝德镇“三基地一窗口”参观点,解说员郑莉总是用最动情的语句讲述苏州援建者沈国芳的故事。援建期间,沈国芳先后失去长兄、岳父、父亲,特别是在父亲住院近半年时间里,由于抽不出一点时间尽人子之孝,甚至没能在父亲生前见上最后一面,留下终生遗憾。说到这里,郑莉总是忍不住哽咽。    一块写着“你们辛苦了”5个大字的牌子,摆放在广元市马鹿乡小学陈列室的醒目位置。当年,学校的孩子们用纸牌写下感恩的话语,举着牌子站在公路边表达感恩。一幅“铁军为我修房子我们精心育孩子”的标语,高挂在北川八一擂鼓中学,全校教师的感恩情怀打动了每个参观者的心。    那是灾区人民感恩社会主义伟大祖国,感恩全国人民的由衷之情。在北川吉娜羌寨,家家插着党旗和国旗,表达了羌族群众感恩党、感恩祖国的一片真情。在汶川县萝卜寨与理县甘堡藏寨,村民每天都会把寨子前“共产党好、社会主义好、伟大祖国好”的牌子擦得一尘不染……    一份份动人情怀吸引着南来北往的参观者。截至目前,全国各地已有950多万人次到灾区参观学习。多少人在参观中久久驻足,多少人在参观中潸然泪下,灾难洗礼中和重建大考中锤炼并展现的精神、意志和情怀,是对伟大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丰富发展,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生动诠释,通过“三基地一窗口”这一载体得到集中展示和广泛传播。    灾区人民自强奋进的精神感染千千万万人    孩子嬉戏时开怀的笑,搬新家时满足的笑,迎接四方宾客时真挚的笑……一张张质朴的笑脸定格在绵竹市孝德镇年画村抗震救灾、灾后重建陈列室的笑脸墙上,向来来往往的参观者、向世界讲述汶川特大地震灾区焕发出的勃勃生机和灾区人民的感恩奋进。    笑脸印在墙上,更多笑容绽放在生活中。绵竹年画传承者陈刚的笑容很憨厚。正是这位年轻人,在震后绵竹年画产业面临停产的艰难时刻,带领大量外出打工人员返乡创业,以自主创业的方式参与灾后重建,让绵竹年画重振昔日的辉煌。如今难关过去,绵竹年画相关产业2010年产值达4000万元。    逗弄着怀里的孩子,映秀镇居民徐文军脸上的笑容充满慈爱。3年前,他的女儿永远离开了,如今,他和妻子通过再生育又孕育出新生命,“孩子已经一岁多了。”随着孩子的出生,徐文军一家对生活重新充满希望。    灾区人民自强自信的笑容,是如此充满感染力。灾区崭新的精神面貌,充分展示了各级党委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和执政能力,体现了中华民族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优良传统。    “以前在电视中也看过,但亲眼看到后更觉震撼。”从北川老县城走向北川新县城,达州市教师张颖一路感慨不已,“在地震灾区的所见所闻,让我们的心灵受到了洗礼,我要让同学们知道,美好的生活来之不易,要以乐观坚强的态度,珍惜每一天。”    默默伫立在东汽地震遗址原主机一分厂前,一名来自鞍钢集团的参观者留下了泪水。他说,这不仅是怀念的泪水,更是钦佩的泪水。站在这里,看到新旧照片对比,才能更深刻地感悟东汽集团震后12天便举行誓师大会正式恢复生产的悲壮;才能感悟3年来,东汽不仅如期完成恢复重建的任务,而且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实现跨越式发展的豪迈,从而对灾区人民穿越灾难,自力更生、奋进不止的伟大精神感到由衷钦佩。    展示地震灾区走上发展振兴之路    灾区人民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动人心魄,“科学救灾、科学重建、科学发展”的路径选择更加让人感佩。灾后重建中,灾区各地走上发展振兴之路。“三基地一窗口”建设,为旅游业和特色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5·12”特大地震把吉娜羌寨夷为平地。如今,当地群众住上新房,办起农家乐、羌绣坊、特色餐馆……全寨一半农户参与文化旅游服务,有7成妇女从事羌绣创作,游客络绎不绝。汶川水磨镇每逢节日游客如织,餐馆客人多得排队等吃饭。在水磨开店卖羌绣的张云云说,她一个月纯收入轻轻松松就可以挣到3000多元。    最好的纪念是在实践中走出一条可持续发展之路。在青川地震博物馆中,讲解员为参观者解读广元和青川重建关键词——低碳重建,当地把低碳重建和科学重建相结合,将全域生态理念贯穿到重建规划之中,发展农村沼气池、农村太阳灶,采取退耕还林、荒山造林、营造生态公益林等方式增加森林覆盖率……“灾区重建的经验更值得我们好好总结。”参观者频频点头。    从雅致美观的什邡红白新镇,到绽红吐绿的绵竹孝德新城,全国政协委员李铀在调研中感叹:“灾区重建有3个特点:规划好,在一张白纸上绘出山水田林路有机结合、和谐统一的城乡骨架;标准高,城乡公路、学校、医院、民居不仅建筑质量高,而且各地都有自己的特色,避免了千篇一律;速度快,从正式动工到居民入住不到两年时间,这样的速度在过去不可想像!”    “北川是中国最美的县城。”在北川新县城考察时,阿里巴巴集团董事局主席兼首席执行官马云给出这样的评语。北川的美丽既体现在新城的 “外表”,如现代化的楼宇社区、秀美的流水桥拱,更体现在恢复重建的“内里”——灾后重建中,充分展示了灾区人民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的拼搏精神,凝聚着全国人民心手相连、肝胆相照的浓浓真情。(消息来源:四川日报)

工程信息价直辖市工程信息价四川省工程信息价
文章字数:4476
点击数:5402
[ 打印当前页 ]